产品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与电水气热能源计量相关的(附完整文件)

原标题:《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与电水气热能源计量相关的(附完整文件) ...
来源:爱游戏平台    发布时间:2024-04-09 01:05:28
产品详情

  原标题:《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与电水气热能源计量相关的(附完整文件)

  1.1.15 能源计量、监测、控制设备制造包括节能检测设备、在线能源计量设备、在线能源检测设备、热工检测设备、节能自控设备、温度计量设备、流量计量设备、电力计量设备、热力计量设备等设备制造。

  3.1.8 智能电网产品和装备制造包括智能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先进电力电子装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特高压输电装备,抽水蓄能装备,新能源储能装备,充电设施,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相关的控制类产品等的制造。

  3.2.10 热泵建设和运营包括空气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高温空气能热泵等系统的建设和运营。

  5.1.1 超低能耗建筑建设指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其中,居住建筑需符合《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居住建筑)》。

  5.1.2 绿色建筑指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建筑需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 50878)等标准45中一星及以上规定要求,达到《绿色航站楼标准》(MH/T 5033)、《烟草行业绿色工房评价标准》(YC/T 396)等行业标准相关要求。

  5.1.5 既有建筑节能及绿色化改造指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和绿色化改造,需符合《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作业规程》(JGJ/T 129)、《公共建筑节约能源改造技术规范》(JGJ 176)、《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 51141)等标准。

  5.3.5 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漏损控制建设和运营包括城镇公共供水设施改造建设,流量计量、水质监测、压力调控、数据采集与远传等供水管网漏损控制设备设施改造建设和运营。

  5.4.1 城镇集中供热系统清洁化建设运营和改造包括城镇集中供热锅炉节能环保改造、城镇集中供热管网节能改造、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系统建设运营、因地制宜实施清洁热源替代等。

  5.4.2 城镇电力设施智能化建设运营和改造包括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开发建设、电能替代、用电设备智能化改造等。5.4.3 城镇一体化集成供能设施建设和运营包括多能互补利用设施、分布式供能系统、智能微网等建设和运营。

  5.4.3 城镇一体化集成供能设施建设和运营包括多能互补利用设施、分布式供能系统、智能微网等建设和运营。

  6.2.1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包括能源管理体系咨询服务、能源管理标杆企业信息咨询、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成效评估、能源管理体系工具软件开发、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服务等。

  6.2.2 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包括企业节能改造服务、合同能源管理商务模式咨询、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服务等。

  6.2.3 用能权交易服务包括用能权统计核算服务、用能权第三方审核服务、用能权交易法律咨询服务、节能方案咨询与服务、用能权交易买卖平台建设、用能权资产管理和运营服务、用能权金融质押服务等。

  6.2.7 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包括节约用电服务、环保用电服务、绿色用电服务、智能用电服务、有序用电服务等。需符合《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发改运行规〔2017〕1690 号)。

  6.3.1 节能评估和能源审计包括用能单位能源效率评估服务、企业节能改造方案设计服务、第三方能源审计服务、节能量评估服务、能源审计培训服务、5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编制服务等。

  6.4.1 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包括能耗数据采集方案设计、能耗监测远程终端设备采购、能耗在线监测计算机平台开发、能耗计量和在线监测设备校准服务、能耗监测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开发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基础。发展绿色产业,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有力支撑,也是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对发展绿色产业格外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但同时也面临概念泛化、标准不一、监管不力等问题。为进一步厘清产业边界,将有限的政策和资金引导到对推动绿色发展最重要、最关键、最紧迫的产业上,有效服务于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政策,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以下简称《目录》)。现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方、各部门要以《目录》为基础,根据各自领域、区域发展重点,出台投资、价格、金融、税收等方面政策措施,着力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有关部门,根据投资、价格、金融等不同支持政策的实际要,逐步制定以《目录》为基础的细化目录或子目录,指导各机关、团体、企业、社会组织更好支持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提高《目录》的可操作性。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托社会力量,设立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为《目录》在各领域的落实、细化目录和子目录的制定、绿色产业标准制定等工作提供相关专业意见。逐步建立绿色产业认定机制,有序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开展相关服务。

  四、各地方、各部门要逐步加强国际国内经验交流,推广壮大绿色产业的经验做法,推动建立《目录》同相关国际绿色标准之间的互认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各部门,在权限范围内对各地区和从事相关工作的协会、委员会、认证机构、企业等进行指导或检查。各地方在贯彻执行《目录》的过程中,如遇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五、各地方、各部门要加强《目录》与既有绿色产业支持政策的衔接,妥善处理存量资金和项目,逐步根据《目录》调整政策支持范围。既有政策的数据统计可按《目录》公布前、《目录》公布后分别进行统计。

  六、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依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任务、资源环境状况、污染防治攻坚重点、科学技术进步、产业市场发展等因素,适时对《目录》做调整和修订。

  3月15日之前,同公司三人及以上,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电水气大会主论坛,可享受专属优惠!3人组团报名可享受8.5折优惠;4人组团报名可享受8折优惠!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服务与支持 新闻中心 案例展示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首页

产品展示

拨打电话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