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十年间,一种普遍的说法是大国关系再次变得更具有竞争性。是什么使得大国关系更具(或更少)竞争性?国际关系的一个关键论点是,对大国关系的普遍解读对于大国如何互动很重要,并决定了大国关系的竞争程度。该文借鉴客观国际关系和预期社会学,提出了一个建构主义框架,揭示了大国竞争形成过程中两个至关重要但很少被研究的方面:(1)大国关系的构成是对稀缺物品的争夺;(2)叙事和知识对象的相互作用支撑着它。该文重建了过去十年大国竞争中两个突出维度的动态:北约与俄罗斯在欧洲的紧张关系以及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它表明,大国竞争的形成涉及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1)将强国之间的关系框定为对某些有价值物品的争夺(2)产生有关这些物品分配的知识以及(3)制定竞争规则的治理安排。这三个要素的基础是叙事和知识对象的相互作用,即关于竞争内容和利害关系的总体叙事预先设定了哪些知识对象被视为相关,相关的知识对象反过来又塑造了关于竞争如何展开的具体叙事。
竞争是关于稀缺物品(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物品,如权力、影响力、财富或地位)的竞赛。在这个意义上,当大国在特定物品的竞争中比以往更大程度地参与进来时,大国关系就会变得更竞争化。但是什么让它们参与这样的竞争呢?
现实主义认为,竞争是大国关系的一个恒定特征,各国参与权力竞争是因为权力是使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身利益的关键资源,尤其是当这些利益相互冲突时。这种竞争可以暂时得到抑制,会跟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但它永远都不可能完全消失。现实主义者的论点中有两个方面强调解释对这些变化动态至关重要。第一,现实主义者强调意图的不确定性,即强调对意图的(错误)解读会如何加剧竞争态势。第二,现实主义者强调竞争状态的模糊性。其暗含的意思是塑造国家竞争方式的不是权力分配本身,而是对权力的主导性解释。综上,现实主义者认为解读的影响有限,解读塑造了竞争的动态,但没改变竞争的基本性质。
建构主义和实践理论学者觉得,现实主义者未能理解解释在大国竞争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前者认为,竞争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强国之间)一种社会性的关系模式,是世界政治被框定并被广泛视为竞争行为的过程的产物,在这种竞争行为中,国家是“对手”或“敌人”,而优势力量要么是关键奖励,要么是获得其他奖励的关键资源。
该文认为,一系列研究表明,解释是大国竞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大国竞争必须被视为一种社会组织的互动形式。然而,这些研究未能揭示竞争是如何作为一种独特的互动形式构成和组织的,它们大多忽略了支撑竞争形成的叙事和知识对象的相互作用。
(一)将强国之间的关系框定为对某些有价值物品的争夺——大国竞争形成中的必要部分
理解大国竞争形成的重点是将其视为“一种情景的演绎,而非一种客观可识别的情景”。当至少一个行为体将其视为涉及对某些有价值物品的竞争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就会变成竞争关系。简而言之,竞争是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一个核心行为体渴望某种物品,因为其相信其他行为体也有同样的渴望。这种概念化既没明确物品是什么,也没有明确它们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行为体可能觉得自身是在经济财富、政治影响力、特殊权利、社会地位等方面做竞争。但竞争的一个决定性特征是所涉物品的稀缺性。当物品不稀缺时,行为体就不必为它们而竞争,因为所有人都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份额。
在这个角度上,大国竞争是以下两种解释的产物:(1)挑出一组大国;(2)将他们之间的关系框定为涉及特定物品分配的不相容的愿望。这种框定不必是绝对的,强国可能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某些方面是合作的,而在别的方面是竞争的。大国之间的竞争性关系会增强(或减弱)取决于他们将特定物品的竞争视为他们互动中的重要程度。
在竞争中,行为体的行动受到有关物品如何分配以及关于这种分配如何变化的知识的影响。对分配的解释是比较性的,因为它们涉及对物品相对份额的评估。假如没有评估,行为体就不会知道竞争的状态和他们在竞争中的表现是否良好。比较的知识(comparative knowledge)通常以叙事的形式包装,例如“世界再次变得更多极化”。这些叙事不必基于知识对象,它们可能仅仅是反映了猜测、恐惧或希望。但行为体经常利用军费支出统计、战争模拟或GDP统计等知识对象来评估谁赢谁输,并利用由此获得的见解来支持、挑战或重新阐述叙事。当研究忽略或限制这些知识对象时,就错过了验证和更新大国竞争状态的普遍解释的关键部分。
竞争也可能受到正式或非正式治理安排的影响,这些安排设置了行为体如何合法地对物品进行竞争的规则。与体育比赛中基于规则的竞争不同,大国竞争中关于竞争的安排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要建立治理安排,大国竞争必须被视为一个治理目标,必须被视为一个一定要通过集体行动来管理的问题。国家可能会将知识对象纳入治理安排中,并围绕它们竞争。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军控协议中对常规或核武器系统数量的限制,这使得这些武器系统的库存统计数据成为竞争治理的一个焦点。
就具体方式而言,治理安排涵盖了大国竞争的特定方式,其通过规定哪些改变物品分配的行动是合法的或非法的来调节竞争态势。但各国可能会将治理安排问题化,以推动规则的改变或为废除这些安排做准备。它们通常会编造故事来证明安排不公平地偏向某些国家或某些国家在作弊。有时,它们也会通过知识对象来证实这些故事,比如详细说明某些国家不遵守商定规则的报告。当这些解释促使建立新的治理安排、废除现有治理安排或重新谈判游戏规则时,它们就会重塑竞争态势。
大国竞争的形成涉及上一部分所述的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然而,关于大国竞争的研究很少关注叙事和知识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本部分借鉴期望社会学,深入探讨了这种相互作用,揭示了知识对象如何受到关于竞争是什么的更普遍叙事的影响,以及它们自身又如何塑造了关于竞争如何展开的更具体叙事。
期望社会学认为,叙事和知识对象的组合对于意义构建过程至关重要。叙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期望通常会以“叙事形式”(narrative form)呈现。与之对应,知识对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就期望社会学而言,当叙事看似可信时,它们就会变得更突出和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信度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叙事对发展提供了一致的解释,即可信度取决于叙事如何由行为体构建或重构以适应现有的知识对象。
期望社会学的可信度论点至少指出了叙事与知识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三个形式。第一,知识对象通过使某些叙事看起来比其他叙事更可信,进而影响政治辩论中叙事的显著性。为了具有可信度,叙事必须与“已知事实”一致。知识对象在社会事实的产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是关于大国竞争状况的重要信息源自,因此影响着行为体怎么样看待关于大国竞争的不同叙事。例如,如果有四个强国,且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经济实力指标表明这些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规模相似,那么描述这一时期经济实力稳定分布的叙事将比描述深刻转变的叙事更可信。虽然可信度并不是影响叙事显著性的唯一因素,但被认为可信的叙事可能比被认为不可信的叙事更持久和有一定的影响力。第二,知识对象影响着叙事的(重新)构建。知识对象既可以促使大国竞争叙事方式的改变,也可以强化有关大国竞争的某些叙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知识对象会促使所有行为体讲述相同的故事。对发展的解读取决于行为体在其中的立场。因此,相同的知识对象可拿来构建不同的故事。第三,叙事影响着哪些知识对象被视为具有相关性。知识对象的显著性取决于它们是否为大国竞争提供了相关见解。然而,哪些见解是相关的取决于行为体怎么样看待竞争及其所涉及的利害关系。例如,如果流行的叙事认为军事层面比经济层面更重要,那么与军事有关的知识对象将被认为比与经济有关的知识对象更相关。关于大国是否竞争以及它们竞争什么的总体叙事塑造了知识对象的显著性,使得一些知识对象在(重新)构建关于竞争如何展开的更具体的叙事中更重要。
总而言之,行为体使用知识对象来使自己的叙事更可信、重构并挑战其他行为体叙事的可信度。在这个意义上,知识对象会影响有关竞争如何展开的叙事。然而,使一些知识对象具有相关性的是关于大国竞争利害关系的总体叙事。关于大国竞争的总体叙事预示着不同的知识对象可以如何被调动为专业相关知识对象。这些知识对象反过来又为关于竞争具体方面如何展开的叙事提供了可信度,并为叙事的构建或重构提供了动力。之后,具体叙事可能会反馈到总体叙事中,并强化或改变总体叙事。
该部分将上述框架应用于过去十年中大国关系的演变。在这十年里,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一种观点逐渐兴起,即大国政治正在发生深刻转变,朝着更具竞争性的关系发展。其中,重点讨论了北约与俄罗斯在欧洲的权力与安全之争,以及中美之间的经济竞争。讨论这两个案例的目的是要重构用于理解大国关系的解释是如何导致对治理对象从合作方式转向更具竞争性的方式。选择这两个案例的原因是它们在关于大国竞争回归的辩论中占据突出地位,并且它们各自涵盖了军事和经济两个领域,而这两个领域传统上一直是关于大国权力和地位的辩论的核心。此外,它们都体现了流行的叙事和知识对象的变化,这使得它们成为说明和进一步探讨叙事与知识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大国关系变化的影响的理想案例。下表具体展示了两种情况下大国竞争的形成和演变。
大国关系可以有多种解释。大国关系最终会怎么样发展,取决于哪种解释在政治上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尤其是在支撑最强大国家所奉行的政策方面。该文对叙事与知识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揭示了知识对象重要性的变化。该文指出,研究不应假定哪些知识对象最重要,而应实证地探究它们重要性的变化,以及主流知识对象的变化对大国竞争动态的影响。此外,该框架提供了分析强国之间各种竞争的工具,并扩展了对它们何时以及为何开始(或停止)将它们的关系框定为涉及某些物品的竞争的理解。
译者:陈清杨,国政学人编译员,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研究兴趣为亚太地区。
四川南充老人邱柴氏迎来124岁生日,生于晚清1901年,现已六世同堂:“阎王爷把我搞忘了”
12月31日,四川南充市南部县柴氏祠村迎来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上百名爱心人士共祝邱柴氏太婆124岁生日。“阎王爷把我搞忘了!”老人声音洪亮,听不大清楚,眼睛模糊,也看不清周围。
超市亏损倒闭,女老板发现多名员工集体监守自盗,“从合伙人到员工都在偷”:半年鸡蛋就丢6吨,价值10.8万
“我家个体超市总共20多名员工中,有8人被以盗窃判刑,2人被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半年超市采购价值22万多元的鸡蛋,就丢了108000多元……”日前,赵女士向记者说起自家原本盈利的超市最终倒闭,资金亏损超过200万元的原因,气愤而无奈。
六味地黄丸作为滋阴补肾的代表中成药,一直以来都被普遍的使用,不少人还会把它当作滋补药,自行购买服用,下面给大家讲一讲关于六味地黄丸你可能不知道的事,让大家更透彻地了解一下这个“明星”药物。好药也要用得对、用得好!
成都武侯区法院解读“女子遭家暴16次”案:为何没定性为故意杀人,为何不能判死刑
(原题为《关于被告人贺某阳故意伤害、虐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的说明》)来源:武侯法院微信公众号(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正义的伸张与司法的明慎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建伟邯郸初中生杀害未成年人案件的办理,严格遵循了依法办案的法治原则。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坚持宽严相济、惩教结合,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相统一。解读这起案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新京报讯 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微信公众号消息,2024年12月31日,中国残联原主席、康复国际原主席张海迪受聘担任康复大学名誉校长。张海迪 资料图。图源:国新网张海迪在受聘仪式讲话中表示,康复大学是基于对生命的关切和尊重成长起来、建设起来。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丨xk他是中国的一名富商,耗费8亿元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可梦想落地成为现实的时候,他却在4年后莫名其妙的死去。他就是张晖,上个世纪末海南岛旅游业的龙头当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