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道路上拥堵时,自动两栖精灵CROSSER悠然跃入水中,悠然自得地开辟出一条通行的新径。来,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位跨界行驶的先驱者——CROSSER,一款集智慧与勇气于一身的自主式两栖座驾。
CROSSER是设计师Bernardo Pereira的创意,这是一款概念型无人驾驶两栖车,当道路出现交通堵塞时,它可以在水中行驶。该概念设计于2024年2 月首次亮相,之后设计师对CROSSER进行了改进,修正了初代车型存在的缺陷,迎来了更成熟的第二代。
第二代车型的车门位于水线之上,设计师还加大了这款无人驾驶两栖车的宽度,以增加车内空间。此外,他还降低了座椅离地高度,并为这款类似电动厢式货车的出租车服务开发了一款应用程序。它如同CROSSER的智慧大脑,让预约、出行、支付一切尽在指尖轻触之间,让出行变得更便捷与高效。
Bernardo Pereira设想的CROSSER也是模块化的。它既可以变成一款双座皮卡,车尾有载货空间,也能成为用于野外作业的运输工具,比如应急救援。若需紧急运输,CROSSER 的驾驶舱便展现出其独特的混合式魅力,非全无人驾驶的设计,让驾驶员既能享受手动方向盘的驾驭乐趣,又能体验辅助无人驾驶的智能便捷。到目前为止,这款无人驾驶的两栖车仍是一个概念项目,穿梭于水道与陆地之间。
这款自主两栖车CROSSER的内部也采用模块化设计。其布局可互换,呈对称的双平面结构。驾驶舱呈平滑的圆角矩形,能容纳更多空间,并且如有需要,还能安装诸如扬声器之类的额外内部设备。车内共有四个座位,每侧两个,中间留有充裕的腿部空间。这一区域在乘客携带物品乘车时还能临时充当储物空间。
车外,车门配备了近场通信技术。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只有预订的乘客才能打开车门。他们将智能手机靠近车门上的LED屏幕,车门便自动开启,当座椅下的传感器检验测试到乘客的重量时,车门会滑动并关闭。CROSSER车外的屏幕环绕着车辆,它还隐藏了无人驾驶的摄像头和传感器。由于这些传感器和摄像头,它们能够检测驾驶模式的变化。通过这一种方式,车辆会自行调整设置。
当进入和离开像运河这样的水道时,CROSSER自主两栖车会先减速,然后再加速。前轮旋转30度以适应陆地和水上行驶。当回到陆地时,CROSSER的悬架会自动调整以适应路况的变化。设计师Bernardo表示,CROSSER旨在实现水陆环境下的5级无人驾驶,这得益于车辆四周安装的各种高科技设备。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和热成像摄像头,捕捉着汽车周围环境的数字图像,为车辆的无人驾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为了保障这款概念型自主两栖车的安全性能,CROSSER采用了实时监控系统。其传感器还能探测到碰撞或冲击,并自动在车内车外展开安全气囊,为汽车与乘客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除非所有乘客都系好安全带,否则车辆不会启动。这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安全的承诺。每位乘客在其座位上方都配备了一个“紧急停止”按钮,以备紧急状况使用。车辆侧面还配备了一个外部应急浮力装置。当自主两栖车在水道中遇上问题时,车辆会自行弹出浮力系统,乘客只需等待应急响应。
对于这款概念型自主两栖车的结构设计和布局,CROSSER共有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配有喷水推进器用于在水道中行驶。车轮轴附近装有一台车载电脑。电动行驶所需的电池位于车辆中心,平衡着重量。说到重量分布,CROSSER的主要结构采用了铝和镁合金元素,减轻整体重量的同时,也赋予了车辆更加轻盈与灵动的身姿。底部的船体,帮助车辆在水中漂浮,防止下沉。
该船体内部采用聚氨酯硬质泡沫增加了浮力,两端各有两个排水口,用于排水推进。船体还有四个进水口,每个喷射器内都有螺旋桨以增加水流。船体底部的脊线降低,坡度较前一版本增大,使车辆在水中更稳定、更易操控。这款概念型自主两栖车的四个电动机置于车轮内部、刹车盘之后。此外,CROSSER 的充电口位于汽车的一个角落,巧妙的设计防止了进水,为车辆的安全充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CROSSER,这款概念型自主两栖车,以其独特的设计、先进的技术与卓越的性能,引领着未来出行的潮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香港交易所信息数据显示,贝莱德在李宁的持股比例于04月11日从5.05%降至4.91%
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亮相!上汽总裁贾健旭登台,台下观众高喊把灵魂交给华为!尚界必须成功,今年一定要出车
OpenAI正式对外发布GPT-4.1/苹果首款折叠屏或配备屏下摄像头/哪吒汽车原CEO否认跑路英国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